3月18日上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志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21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現場宣布了六大考古項目入選2021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河南南陽黃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在榜。其他入選的項目分別為:四川稻城縣皮洛舊石器時代遺址、四川廣漢市三星堆商代遺址、江西樟樹市國字山戰國墓葬、湖北云夢縣鄭家湖戰國秦漢墓葬、甘肅威武市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
南陽黃山遺址自2018年以來,進行了長年連續主動性考古發掘,取得了重大考古新發現:確定了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玉石器制作特征鮮明的中心性聚落遺址,反映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發展的基本特點,為探討豫西南地區社會復雜化和文明化進程提供了關鍵材料。
該遺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玉石器制作遺存以獨山玉石為資源支撐、其它地方玉材為輔助,大致存在仰韶晚期“居家式”作坊群向屈家嶺時期“團體式”生產模式轉變的規律,石家河時期也規?;a玉石器,填補中原和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玉石器手工業體系的空白。與制骨遺存一起,為探索當時手工業生產專業化和社會分工提供了重要線索。
同時,該遺址發現的仰韶文化坊居式建筑群是國內保存最好的史前建筑之一,墻體存留高,內部設施齊全,大批遺物原位保存,再現古人制造玉石器與生活的基本場景,極為罕見。
值得一提的是,該遺址發現的史前碼頭性質的遺跡為中原地區首次發現,與自然河、人工河道、環壕一起構成了水路交通系統,體現出古人對水資源的重視和利用能力。
據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創始于2002年,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雜志社承辦的新時期中國考古學術論壇,是中國最新考古消息的交流平臺,重大考古發現的展示舞臺和考古新進展的學術講臺,旨在促進學術交流,推進新時期中國考古事業的繁榮與發展。